神秘又炫酷的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到底啥样?他们告诉你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诸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这座城市的“金名片”。那么,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文保工作者又在做些什么呢?本期《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节目,我们带您去认识两位兢兢业业的文保人。
孙 勐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提起考古,你会想到什么?宝藏、密室还是机关?这些词听起来神秘又炫酷。但实际上,考古工地的日常往往只有四个字:灰头土脸。孙勐是通州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项目的负责人,2016年7月,孙勐接到任务——确认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等村镇相关区域内有无重要的地下文物埋藏。
在此之前,孙勐参与负责过的考古项目主要考古对象和内容皆为墓葬。虽然也涉及到窑址、房屋类的建筑基址等小型遗迹,但负责如此面积大、规模大、遗迹多,且结构复杂、组成多样的大遗址还是第一次。
在接下任务的七天时间里,孙勐带着团队梳理思路、建立方案、反复勘测,最终顺利确认了汉代路县故城遗址。他的这次考古发现把通州的建城史至少提前到了2200年前的西汉初期,也因此获得了2017年中国文物报、中国考古学会授予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更重要的是,在北京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发展与文保互不冲突。
考古是在寻找人类文明发展史那些已经丢失的记忆,像孙勐这样的考古工作者就是文明的搜寻者。他在努力连缀曾经失掉的历史信息,让我们的文明更加丰富和完整。还有一群人,他们在竭力为已经发现的文物免遭岁月流逝的风化腐蚀和人为破坏而倾尽着心力。
张 涛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科技保护研究室主任
看、摸、敲是传统古建筑的一套专用检测方法。即用肉眼识别古建筑构件上是否有残损、用手摸表面是否潮湿和敲击判断内部是否存在空鼓。然而在十多年前,随着像张涛这样有着理工科背景的年轻人进入这个古老行当,现代科技力量也开始改变古建勘察的思路。
新技术的引进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足足经过了五年时间的试验。张涛带着团队一次又一次反复锤炼,才终于换来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古建检测中的应用。五年来,张涛承接了约60处古建筑结构安全检测项目,有效地保护了一批古建筑的安全,也让木质古建筑保护工作逐渐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
20年前,孙勐一头扎进考古行业,将其奉为毕生的追求;15年前,张涛从众多化工岗位中兜兜转转地选择了文保这个行当。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一心埋头做灿烂文明的传承者,只为让中华文化遗产走得更远。
推荐阅读